旅途头条每天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

秋季超强台风远高于夏季 原来它才是(3)

时间:2019-09-23 11:12 来源:科技日报 作者:milu

  高拴柱解释,对比分析,双台风、多台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,西北太平洋暖水水域范围比其他海域更广,海水温度更高。太平洋占四大洋总面积的49.8%,广阔的海域为多个台风生成提供了大舞台。而在大西洋、印度洋,由于海域面积有限,往往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就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洋面,很难有空间再生成其他气旋。此外,从海温上说,产生热带气旋的条件是海温需要达到26.5℃以上,而西北太平洋海温往往达到28℃至29℃,为台风尤其是多个台风的生成提供了温暖的海水环境。

  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,两个台风之间互相“纠缠”并影响的情况比较多,学名叫“藤原效应”。高拴柱表示,“藤原效应”指的是两个热带气旋相距1500公里以内时,可产生相互之间的影响,沿着轴心依逆时针方向相互旋转,一般是较强的热带气旋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,并对其路径产生影响。

  通过实践,气象学家发现双台风效应可以千变万化:可以是其中一台风完全支配另一个的移动方向,或两个台风互相排开,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,或一个吞并另一个,也可能两个台风不发生双台风效应。

  “而三个台风一般都是其中两个纠缠缠绵,另外一个‘冷眼旁观’。”高拴柱说,以2017年为例,“奥鹿”“纳莎”和“海棠”先后生成,“纳莎”和“海棠”两个台风中心连线有逆时针旋转,表现为东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较快,西台风在南海东北部原地打转。当“纳莎”登陆减弱、消失后,“海棠”才由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,然后在内陆消失。“纳莎”和“海棠”的路径形式是典型的“藤原效应”。但是,“奥鹿”和另外两个台风的相互影响不大。

  ( 付丽丽 )


  关注 旅途头条 _每天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

  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,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72小时内与旅途头条联系 客服QQ:2697148079

围观: 9999次 | 责任编辑:milu

回到顶部
de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