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途头条每天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

漳州非遗绝技飞钹集舞蹈、音乐与杂技表演于一体

时间:2019-09-03 11:24 来源:闽南日报 作者:milu

  飞钹集舞蹈、音乐、杂技表演于一体,尤擅长飞抛铙钹而出色,行话称“演金”,亦称有掷铙钹、舞钹、戏钹。因它具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、惊心动魄的观赏价值而被列为民间宗教舞蹈,收入《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》和《中蹈志福建卷》。漳州市和泉州市分别将其列为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”,被文化部列入中国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。

  僧人表演一根竹竿扭转顶起铙钹绝技

  作为一种佛门杂技表演项目,飞钹武艺技巧高,又能强身健体,“于是人争习之。然其初时,亦止僧道外教者流,从而学习且炫为法术,用为护教之法”。后逐渐被道教和民间所吸收,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,至今约有900年的历史。

  香花武僧 独门功夫

  飞钹为佛门十八绝技之一。有关飞钹表演的起源,说法不一。有的说是来自佛教罗汉 “飞钹尊者”的传说,能使铙钹在他手中飞来飞去,出招变化各种动作,故称“戏铙钹”。在漳州地区,传说十八罗汉中手持铜钹的尊者、漳州五云派之潜云派系香花僧人所创,经民间辗转流传,由香花僧人在龙海常春岩口传身教流传下来。并从漳州传播北至泉州、仙游、龙岩,南至广东汕尾和潮汕地区,东至台湾,西至广东梅州等地,常春岩开基祖先香花僧人,带着十八般武艺和浑身佛门绝技,其中最突出的独门技艺就是“戏钹”,以及经书和中医学秘方验方来到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岩,授徒传艺。所授之徒个个文武兼备,且精通医学,常春岩以武僧的戏钹武术和行医济世之名,流传闽南和南洋一带,代代相传至今。

  据了解,香花僧人一般在7岁左右进寺庙,16岁正式宣誓入门。飞钹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,技巧较多,表面看似易懂,实为奥妙,学而艰辛,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载难成。

  香花僧以香花、佛事为本,文武同修。作为特殊的佛教派别,香花僧同属临济禅宗。但不同于正统的佛教丛林的是,香花僧可以建家立室,可以带发常驻佛寺,可以从事佛事活动,如“红白事”做醮、安龙、做火光等。数百年来,香花僧侣历经传承与发展,独创香花音乐风格“香花曲”,还进行南少林武术套路和拳术的表演,同时有上刀梯(杆)、打竹竿(耍轮)、穿五方、吞刀吐火、舞钹、打火城等,场面很是热闹。相继涌现出释妙兴、正勋、宗麒、宗麟等一批德高望重、造诣很深的香花名僧,在闽南一带颇有影响。如东山香花僧经过众多僧众的传承、发展,流传甚广,主要有九座寺(古来寺)、黄碧派(恩波寺)、开元派(宝智寺)三大流派。

  耍钹之技 飞铙之舞

  飞钹表演以铙钹为主要道具,动作刚健有力,技术性强,一副重近1.5公斤,直径约40厘米的铜制大钹,在表演者手中左右翻转,变换着各种高难度动作表演几十种节目,持续两个多小时毫无重复,有时也可由艺人即兴表演,自由发挥。

  关注 旅途头条 _每天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

  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,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72小时内与旅途头条联系 客服QQ:2697148079

围观: 9999次 | 责任编辑:milu

回到顶部
describe